查看原文
其他

秋季开学新增“劳动课”,咋上?咋考?戳→

成都日报 2022-07-22

全文2731字,预计阅读需9分钟


这几日在家长圈掀起了一阵热议:

咋又新增课程哦?

要考吗?

影不影响升学?

……

这一切都要从教育部近日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说起。


该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其中提到“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根据课程方案的规定,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



怎么上?学什么?会考吗?咋考呢?


“劳动课”上什么


劳动课程内容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3大类别,推荐了10个任务群,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根据不同学段,各任务群的内容要求也不一样。



烹饪与营养任务群

课程标准建议1—2年级学生可以在教室开展削水果皮、泡茶等学习活动,了解水果、饮品的营养价值,学习后能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


而对于5—6年级,在烹饪与营养方面,学生要会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能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



在农业生产劳动方面

课程标准中出现了体验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或根据区域相关规定,合法合规饲养1—2种常见家畜等内容。


在第四学段(7—9年级),还出现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开展组合盆栽、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水产养殖等劳动实践内容。


Q

课程标准里涵盖的课程,每个学校都要一一落实吗?

答: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校可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任务群学习数量。这也意味着,劳动课还是提倡因地制宜,课程内容具有选择性和开放性,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要养鸡养鸭”。



这门课咋考?影响升学吗?


据了解,目前成都没有学校针对劳动课有明确的考试,短期内应该也不会增加相关的考试,也不会计入考试成绩



课程标准里对课程评价的建议

要遵循基本的原则,注重平时表现评价和阶段综合评价。


要用好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改进功能,依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恰当的解释,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劳动学习与实践状况,提出改进策略。


并且对于不同学段,新课标也进行了明确,劳动课程阶段综合评价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培养目标,差异化设置评价内容。


例如:1—2年级要侧重评价学生劳动意识的建立、个体日常生活技能的掌握,3—6年级侧重评价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基本劳动技能的掌握;7—9年级侧重评价劳动能力的提升、劳动品质的形成和劳动精神的培养,以及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形成等。



作为升学参考依据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成都市教育局下发的《成都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各项评价内容里涵盖一项“综合实践”,其主要考察学生劳动实践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重点记录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过程和成果。


然而该项评价结果将用于高中学校招生录取即初中学校要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中阶段学校,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择优选拔新生、自主招生的依据或参考。目前,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实现了全市初中各年级全覆盖,46万初中学生按要求进行了记录。


Q

不考是不是就可以不用重视?

答:去年,成都市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里也提到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索“劳动教育+人工智能”,建立学生劳动档案,跟踪记录学生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开展写实记录和增值性评价,形成学生劳动教育“数字画像”。


并且要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以及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因此,建议“不能因为目前不考就轻视这门课”,家长们应重视劳动课程,曾经的劳动教育实践纳入了综合素质评价,那关系着中考升学,那么劳动课程的表现也可以计入综合素质评价当中。



成都各学校课表有劳动课吗


虽说教育部才发文明确“把劳动课写进课表”,但对于成都各个中小学而言,劳动教育早就成为了“必修课”,在学校里感受春耕秋收的幸福已不再特别,课表里除了“语数外”,也有了“劳动课”时段。


“我们坚持把劳动教育摆在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于去年发布了《成都市大中小学一体化劳动项目清单》,推动各学段劳动教育良性衔接。”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成都的探索

实际上,作为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成都不仅从整体上对劳动教育进行规划,各区更是有着突出的探索——


例如金牛区于2020年发布了全国首长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清单,并在当年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被作为经验向全国分享;


青羊区已开发完成《“三会赋能”劳动课程》《真好劳动教育》《和和美美劳动手册》等80余册校本劳动教育读本,聘请20余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成都市劳模等工匠、大师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青羊向上”劳动教育特色项目”。


为保障课程课时上满上足,成都推动劳动教育进课表,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课外校外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每周不少于3小时。


每学年设立劳动周,组织中小学生到实践基地集中开展劳模精神专题讲座、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集体学工学农。



劳动教育氛围已形成

在成都已经形成了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劳动”不仅成为了“必修课”,学校里也有了“多元开放”的劳动场所。


“我们学校的农场在‘天上’!”石笋街小学新区三年级的孩子们指着学校的“楼顶”骄傲地向记者介绍道。对于中心城区的学校而言,每一个空间都“寸土寸金”,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打造出一个3000余平方米的农场,学校的老师们花了心思。


“充分利用教学楼顶,我们‘开辟’出了‘天空农场’。”石笋街小学新区执行校长余军说,“天空农场”虽然在“天上”,但都规划着“地上”的事儿。“这里有农具博览区、天空农场绿道,孩子们不但能在这里认识传统农具,了解农具的用途,还能体验‘春种、秋收、夏耘、冬藏’。”


课程落地需要合适的“教室”,成都已经将劳动场所纳入学校建设规划,推动每所中小学校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并赋予空间多重属性,探索一室多用,广大中小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屋顶、阳台、地下防空洞等空间,建设了“空中农场”“手工坊”等,开展农作物种植、金工实体设计等劳动实践。


除了将劳动实践搬进课堂,成都不少地区及学校积极探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普职联办、城乡联办、校社联办等方式,开辟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成都中小学生参与校外劳动实践225万余人次。






推荐阅读


小一入学!5月9日起开始信息采集


敲黑板|大件运输经过成都 请注意合理安排出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赵子君

编辑 周杨云

图片 成都市教育局

校对 蔺虹豆

审核 庄伟伟 饶竹舟 单正华

监制 吴东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